本报记者 乐 涛摄
4月13日下午,最后撤离武汉的第七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省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江苏)部分队员和江苏援武汉前线指挥部成员共205人,平安飞抵南京禄口机场。在80天的援鄂抗疫期间,江苏省医疗队员们不畏艰苦,不怕困难,以精湛的技术救死扶伤,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了“苏鄂两地情,抗疫一条心”的大爱情怀,交上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支援人数多,援助战线长
1月25日大年初一,江苏省首批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2月11日,援黄石医疗队首批队员整装出发。两个多月来,江苏省派往湖北的医疗队队员有2800余人,在全国各省市中人数最多;队员来自全省213家医疗机构,涵盖重症、呼吸、感染、消化、麻醉、中医、精神等10多个学科。医护团队中既有知名专家,又有中青年骨干等中坚力量,部分队员还拥有抗击非典、埃博拉等重大传染病的临床经验,派出的医生中超过一半为副高以上职称,可谓尽锐出征。
其中,江苏省援武汉医疗队共11批次20支分队、医护人员2438人,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等7家定点收治医院和3家方舱医院同时开展救治工作。援黄石医疗队共2批次362人,分别援助该市区及两个县市的8家定点医院和市疾控中心。
截至4月13日,全省13批22支医疗队全部返苏。目前,按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江苏省还有10人加入国家专家组(全国共选派20名专家留守),这其中有中大医院邱海波等3位知名专家及江苏省人民医院7名重症医学专家。
救治防控成效显著
两个多月来,江苏省援鄂医疗队千方百计抢救重症患者,有效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截至4月12日,援武汉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4651人,其中,危重型病例227人、重型病例1020人,累计护理患者4696人,累计治愈出院2522人。对口黄石支援队奋战47天,参与救治危重型病例419人次、重型病例860人次,巡诊普通型病例5884人次、轻型病例1209人次。
江苏省疾控专家还协助当地定点院区按“三区两通道”等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增强感控管理能力,加强社区防控和特殊场所监管,协同做好流调、密接管理等工作。同时,积极协同当地医务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江苏援武汉、黄石医疗队到达后,所在病区共同工作的当地医务人员也无一例感染。中央指导组、国家卫健委、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以及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等有关方面,对江苏省援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江苏经验”得到世卫专家肯定
江苏省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1个重症病区和光谷院区2个重症病区实现患者“零死亡”。首创的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糖果翻身法”、鼻肠管床边置入等操作流程被国家卫健委总结推广。
援武汉医疗队参与了武汉体育中心、东西湖、江夏区大花山等3家方舱医院的建设管理。医疗队开创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分区化、社区化、网络化“三化”管理法,推行关爱患者“5+1”辅助治疗方案,打造方舱医院科学规范管理的样板,成为托举“生命之舱”的重要力量。自2月13日收治患者以来,3家方舱医院共收治确诊病例1934人,治愈出院522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治愈人员零复发“三个零”。方舱医院的运行管理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高度肯定。
江苏省还把江苏中医带到了湖北,注重中西医结合,在患者治疗中中医药参与率超九成。援武汉医疗队通过教授八段锦、太极拳等,提高患者免疫力效果明显。在黄石收治轻症病例的定点医院,江苏中医团队开展“一人一方”精准治疗,近80%患者症状得到改善。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江苏省积极把江苏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成功做法运用到支援湖北尤其是对口支援黄石工作中。通过捐赠或协助采购帮助黄石市配置体外膜肺氧合(ECMO)、负压救护车、移动DR、CT、流式细胞仪、流动注射分析仪等先进设备,组织开展专家义诊、专业培训、病例分析、研讨讲座等,为当地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组织医务人员下沉到基层开展诊疗服务、防控指导巡查,从软硬件等多方面帮助当地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根据统一部署,参与开展“疾控大培训”活动,集中培训黄石市医疗卫生机构205家、427人次,帮助提升黄石疾控系统抗击疫情的能力;与黄石市签订“1+11”医疗卫生领域交流合作协议,支持两地医疗卫生机构在人才培养、学科共建、远程会诊、专家工作站等方面务实合作。
与此同时,江苏省援鄂医疗队充分展示了江苏医疗队团结战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1290名队员在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10名医疗队员前线光荣入党。前后方密切对接,强化沟通协作,把最好的医疗物资用于前线抗疫,及时调配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重点物资,始终保持一周以上库存量,有效满足医疗队物资需求,减轻了当地保障负担,为医务人员“打胜仗、零感染”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本报记者 沈峥嵘 仲崇山 叶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