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卧床近两个月的这位危重症患者第一次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下了床。 新华报业赴黄石采访组记者 万程鹏摄
3月11日,江苏援黄医疗队支援黄石“满月”。当天,记者在黄石市中心医院ICU见证欣喜时刻——一名卧床近两个月的高龄危重症患者第一次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下了床。
抗击疫情的黄石保卫战,最艰难的战斗多发生在ICU里。在黄石市中心医院ICU,苏黄两地医护团队携手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这里的16张床位,目前只剩两位患者,已经不复一个月前的拥挤。
11日上午,又到了江苏援黄石医疗队队员、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护师徐帅的接班时间。让徐帅最挂念的是一位气管切开、已卧床近两个月的老大爷。这几天,患者病情有好转,呼吸机参数在下调,徐帅既期待又担心,“希望爷爷能继续好转,但又怕他病情突然反复。”
患者病情虽然危重,生命体征还是平稳的。接班后,徐帅首先来到老大爷床前,做了个鼓励的手势,“今天也要加油啊!”老大爷戴着口罩半躺在床上,听到徐帅的话,他的手轻轻抬了抬。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徐剑为老人检查身体。“老爷子,我们握个手。”老大爷缓慢地伸出手和徐剑握在了一起。“很棒,一天比一天好了,今天我们试着下床啊,加油!”老大爷微微点了点头。
两名护士护好患者身上各种管子,一名护士护在患者身后,徐剑和黄石医生李文峰则分站两侧。“1、2、3……轻点轻点……”一群人屏住呼吸、一起使劲。
“起了,起了……先等等!”徐剑指挥团队放慢速度,老人坐在床边缓了几分钟,护士推来铺着被褥的轮椅。大家齐心协力把老人抱起来,轻放到轮椅上。“真棒!”随着徐剑竖起大拇指,在场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
坐在轮椅上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况不错。他示意要写字,护士拿来纸笔后,他歪歪扭扭写下了“加水”二字。护理人员心领神会,“您放心,我们一直关注着。”原来老爷子操心起呼吸机里的水容量,提醒护士加水。
一阵忙碌后,徐剑浑身冒汗,水汽直往护目镜里涌。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记者能听到他高兴的声音:“这是患者一个多月来第一次下床。”徐剑拍下照片,向江苏援黄石医疗队医疗救治及专家组组长黄英姿汇报最新消息。
“患者从床上坐到了轮椅上,这一小步的改变,背后是医护团队近两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徐剑说,这一小步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
2月15日正式进驻黄石市中医院ICU后,老大爷是徐剑接手的第一批患者之一。当时,患者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非常高,血氧饱和度低,这说明患者经历了一场生死抢救,胸部CT显示,患者肺部症状非常严重。常年战斗在ICU的徐剑最初判断是:病情危重,最终结局不好说。
“但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尽100%的努力。”接手后,徐剑和团队共同设计了精细治疗方案。在医护团队的努力下,十多天后患者病情出现了转机。
3月1日,患者转到黄石市中心医院ICU,徐剑也跟了过来。随着患者病情进一步好转,呼吸机支持参数被调低,镇静药物逐渐停掉,患者慢慢恢复清醒。这个时候后续康复一定得跟上,徐剑说,老人卧床时间久,全身的肌力在减退。
这次下床也并不是当天临时决定,一周前,医护人员就在为此做准备。南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周蓉告诉记者,护理团队除了日常精细照护外,每天还要帮助老人做康复训练,从简单的握拳、抬手练起。
第一次下床,患者在轮椅上靠了10分钟。医护人员又小心抱起他,将他轻轻放回病床。
“危重症患者的康复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徐剑说,每天进步一点点,老大爷的肺功能就能得到锻炼,有利于接下来的脱机、拔管,但这个过程急不得,“患者只要还在ICU,就时刻不能放松。”
在黄石这些天,徐剑见证了患者数次“坐起来”的欣喜。他说,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看到危重症患者病情稳定,一点点恢复后转出ICU。在黄石市中医院,徐剑接手的5位患者病情改善后已经转出;来到黄石市中心医院,10天来又有七八个患者陆续转出。“这是苏黄两地医护人员携手努力的结果。”
最新数据显示,江苏援黄石医疗队到达以来,累计治愈重症患者116人,将黄石的重症治愈率提高到了69.9%。
新华报业赴黄石采访组记者
蔡蕴琦 胡安静 陈月飞 万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