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驰援武汉“江苏队”接管病区重症患者零死亡
2020-02-25 07: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2月25日讯 “进驻15天,我们所有的患者零死亡。”2月23日,湖北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大门口,江苏第五批援湖北医疗队苏州二队队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强告诉记者,语气里透着欣慰。

打赢“武汉保卫战”,重点难点就在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医护人员来说,最艰险最惨烈的“战斗”也大多发生在ICU里。放眼整个武汉,全市5家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重点医院,“江苏队”主要参与了其中3个。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前线”传来的信息振奋人心:截至2月23日,“江苏队”进驻接管的多个病区迄今“零死亡”。近一周来,“重转普”或治愈出院的患者在逐渐增多。在ICU里,江苏的白衣战士怎样与病魔“掰手腕”?本报前方记者前往相关医院一探究竟。

关键词一:

“阵容豪华,武器先进”

江苏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组建时的目标就十分明确——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2月2日,到了武汉以后,他们第一时间“突进”的是这家医院的ICU。

“我们这支队伍堪称‘豪华阵容’——18名医生全部来自重症医学科或者呼吸科重症医学专业,护士也都是相关科室,分别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32家高水平医疗机构,整体实力非常强。”江苏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成员、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少华说,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只能针对患者症状采取措施提供支持,呼吸等生理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在ICU里,面对的都是极为危重的患者,大家在战斗中迅速适应、磨合。”

来自江苏各地的医护人员,在这里紧紧拧成了“一股绳”。2月21日,病区有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入院,病情十分危急。4名医生在病房里救治,原本轮到休息的14名医生在微信群里连夜讨论病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线会诊,一直持续到凌晨两三点,终于找到最佳治疗方案。

“关口前移”是牢牢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这不仅需要医生高超的医术,也需要先进的医学设备。刚抵达武汉,江苏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领队王宁就第一时间翻物资仓库,“什么都缺!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仪很少,指脉氧仪只有一台。指脉氧仪是随时观察患者状况的重要仪器,必须配足一个病床一台。”当时和记者的电话里,他十分焦急。向后方求援!通过各种渠道,终于为每位救治患者配上一台指脉氧仪。

“现在都配齐了,如果有特别危重的患者,我们也能够及时转到ICU。”王宁说,抗“疫”作战,团队作战、装备保证,一样也不能缺。“目前,我们已经有7名患者康复出院,多数患者通过治疗逐渐好转,从重症转向普通症,实现了‘零死亡’。”

关键词二:

“上班看病,下班议病”

“今天一个病例要做持续的血液净化治疗,碰到这样的复杂病例,我们首先跟全国的同行,比如跟北京、上海的,包括国内几位著名的呼吸重症方面的专家请教沟通。每天晚上都会讨论治疗方案,根据现有的经验和以前积累的学术认识,调整优化治疗方案。每个治疗,我们都是谨慎的,经过讨论的。”郭强说。

郭强所在的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130人从苏州出发,进驻光谷院区重症病区,整建制接管了51名重症患者。参战15天,接管的所有的患者“零死亡”,所有医护人员“零感染”。这个成绩背后,是“上班看病,下班议病”的工作模式。

从事重症医学近20年,郭强的专业领域就是病毒性肺炎,从禽流感到甲流,实战中积累的“专业自信”,在临床发挥很大作用。比如说,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喷溅气溶胶是最危险环节,怎样确保安全操作?

“第一,我们尽可能用药物控制,减少患者的喷溅;第二,是在操作当中,一定要有序,不能搞乱;第三,我们在做患者抢救的同时,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保持头脑清醒,在做最大防护的同时再做最及时的抢救,这一点至关重要。”郭强说,他们所在的病区要求把一些准备困难的抢救药品预先抽好,把呼吸机调好。为防止管子脱落,还要用隔离袋预先包好。“打仗并不是光凭勇气,必须做足准备,我们是做了充分的预估和评判的。”

困难依然存在,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时间紧、任务重。在一些操作的时候,平时用一倍的力量,这里要用十倍的力量去做,复杂和困难程度超出想象。医护人员往往是浸在汗水里、泡在防护服里去抢救患者,操作时需要更加胆大心细使“巧劲”。例如,在抢救顽固低氧血症患者的时候,患者要趴下来打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这时候,“江苏队”就两个两个轮换上,防止患者翻身大口喘气,既提高成功率又保护医护人员。

“我们内部总结了系统方案,不仅仅是从治疗、护理,包括患者怎么去送检查,怎么上激素,怎么使用无创呼吸机,每天给予多少液体,甚至患者情绪、睡眠,包括患者的诉求,都会全方位形成标准和方案,最大限度避免误操作风险。”郭强说。

关键词三:

“多科协作,特色管理”

对于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南京一队的队员们而言,进入到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后,就是一场和病毒的赛跑。“目前一共收治了59名患者,截至23日已有7名患者出院了,实现了‘零死亡’。”南京一队领队、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于成功说,22日晚上又收了两位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在外面已经治疗了将近20天,效果不太好,才转到我们这里。”

“来之前都知道这里的救治工作刻不容缓,但没想到这么吃紧。”于成功扳着指头说,2月9日晚上抵达武汉,安排好住宿已是第二天凌晨3点。清晨8点不到,就到了医院看病房,了解相关情况。下午进行全员院感培训,晚上6点接到紧急通知,晚上11点开始接收重症患者。

这也意味着救治的发令枪打响了。但时间再紧、任务再重,也不能自乱了分寸。患者的信息不全,队员们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用一个晚上时间“火速”把每个患者的情况录入电脑。“准确信息的录入,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够充分地了解每个患者的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治疗。这也是具有江苏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于成功说。

目前,对于新冠肺炎认知相对很少,恰恰需要给予综合施治。“这支以南京鼓楼医院为主的团队,有重症医学专家,有呼吸科、感染科专家,甚至还有麻醉科、消化科、心理科专家。”于成功说,多个学科专家联合在一起,形成了合力。“重症患者们大多有基础病、年龄比较大,单独解决呼吸道问题没有用,所以我们不光要治肺炎,还要治疗其他相关疾病。”

为什么要特别选派心理科专家呢?“一些患者对新冠肺炎恐惧害怕,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吃饭和睡眠很不好,甚至有情绪上剧烈变化和精神上的异常表现。”于成功说,这些问题不解决,患者就不配合治疗。这样的状态对身体免疫力和对病情恢复也是不利的。“医病更要医心,我们的医生和护士经常跟患者聊天,解释一些肺炎知识,心理负担解除后,对治疗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也是将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新华报业赴武汉采访组记者

王世停 王 拓 王子杰

责编: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