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千百年来一个好的名誉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爱惜的,而要表达对别人的认可赞同,也没有什么比赠送锦旗来的更珍贵!因为锦旗直接代表着荣誉,是精神层面的最高肯定和葆奖!独有的锦旗文化可能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今天要讲述一个千里送锦旗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名身染新冠肺炎一度生死未卜的刘某某老人,记得2月6日是我和我的同事严医生来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病七区工作后第一次早查房,当我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来到走廊尽头的最后一个房间,陪同的陈医生介绍房间里住着的是一家三口,57床老人叫刘某某既往有长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现在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情危重,在高流量面罩吸氧的情况下呼吸衰竭持续不能缓解,另两个患者分别是老人的女儿和女婿相对病情较轻。子女对老人严重的病情非常的担心。
我赶紧来到老人床边,只见他神情紧张,双眼透露出恐惧,嘴巴微张急促地喘吸着面罩里的氧气,看到我们的到来他的目光追随着我们,但是因为极度缺氧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我看到面罩上接了两路供氧管,每一路的流量表都开到了最大,强大的气流伴着嗤嗤的响声把流量计里钢球吹到顶端,不停的在颤动着。床边的心电监护仪显示脉氧63%,这已经是重度低氧血症的状态,如果氧合不能迅速改善,患者会短时间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的会出现心跳骤停、昏迷、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必须马上机械辅助通气!”我一边说,一边拉过老人的手用我随身携带的脉氧仪又测了一下,还是63%!
“我们多次建议过了,老人不能配合,不同意使用呼吸机,也不同意用速尿减轻肺水肿”陈医生无奈的和我说。一旁心情焦虑的女儿女婿也附和着说老人难受,没法配合。我转向隔壁病床,对老汉的女儿和女婿轻声介绍说“我们是来自江苏的医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尽量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在你们的父亲病情非常的危重,如果不进行积极干预,迅速改善缺氧状况,随时可能会出现无法估量的后果!”“我们听懂了,朱医生你说怎么办,我们听你的,全力配合!”老汉的女儿用信任的目光看着我。“现在必须要用呼吸机!只有呼吸机能迅速改善氧合,这时候需要你们理解,也需要你们一起来帮助我安抚好你们的父亲,可能会有一点不适感,我会一直在边上指导他的,直到他能适应为止!”,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我们拿来了无创呼吸机,我指导护士先连接好氧源,然后开机设置好参数,在移开吸氧面罩的同时把呼吸机的面罩紧紧地扣在老汉的脸上,然后叮嘱老汉放松,不要紧张,随着呼吸机送气的节奏吸气......老汉的子女也一直在边上安慰说“爸爸你不要紧张,听医生的,坚持一下!”,心电监护仪上的脉氧数字在原地徘徊了一会后,终于开始一点点的上升,65-68-70......很快上升到了85%,然后一直维持在85%左右,同时我感觉老汉的呼吸也平稳了许多,紧张的躯体和表情开始慢慢放松下来,“感觉胸闷好点没有?”我问,老汉微笑着努力点了一下头,这个笑容给了我们莫大的成就感。等患者平静下来我们固定好了面罩,用纱布垫在面部空隙的地方解决了漏气的问题,然后一直在旁边观察直到患者完全适应才离开,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患者接下来的治疗都很配合。
当天下班前我们和病区的郭主任、我们的医疗组长、以及接班医生详细交了班,我们还把老人的病例拿出来讨论,医疗队的领导顾队高度重视,指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挽救老汉的生命!专家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积极荐言献策!慢慢地老汉的病情一点点的好了起来!现在已经脱离了呼吸机的支持,能大声流利的和我们交流了,也能在子女的掺扶下下床上厕所了,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看到他们一家一天天好起来都感到无比的开心!而让我们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感动和喜悦,在2月23日晚突然的到来了!在我们七区的医护群里,郭主任和护士长上传了两张锦旗的照片,一张写着“赠郭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仁心收治,精心治疗,悉心关怀,爱心奉献。”,另一张是“赠江苏省医疗团队全体医护人员:疫情无情人有情,大爱之举暖人心”,落款都是“刘某某携家人敬赠,时间是二0二0年二月二十八日”,比我们收到的时间早了五天。郭主任解释说,“这是一面远道而来的锦旗,由于武汉的封城,家属只能联系远在烟台的朋友制作快递过来,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对所有不远万里来武汉的所有江苏医疗队的医护老师表示感谢!”,还补充说,“57床的家属,也是老爷子的意思,今天老爷子表现状态比较好,思维清晰,表达准确,床上康复运动到位,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心指教!”
当我们把这份礼物转发到医疗队大群里后,每一个队员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有幸来到了第一线,贡献我们的光和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身为医务人员应该做的,我们不求回报!千里送锦旗,这份早到的礼物无疑是患者给我们最大的肯定和葆奖!我们会珍惜这份信任和荣誉,继续战斗在疫情一线,争取零感染,做胜仗,不胜不归!
(作者:朱亚军 张家港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江苏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支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