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的年轻人可能还在任性,但98年出生的护士韩旭东,已经成为了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一线的一名“战士”。韩旭东来自南京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得知抗疫前线需要支援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虽然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在外,但深明大义的父母还是选择支持韩旭东的决定,韩爸爸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和儿子微信交流,感觉他一下子长大了!”
前线再忙都记得给父母报平安
韩旭东是安徽人,2018年,他从宣城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了南京市中医院当护士,父母则留在老家芜湖。尽管工作才不到两年时间,但韩旭东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南京市中医院的ICU度过。ICU12小时轮班的“魔鬼训练”让韩旭东积累了丰富的重症护理经验。
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线需要医务人员的消息后,父母自然而然联想到了从事中重症监护工作的儿子,“肯定舍不得他去啊,就这么一个宝贝。”韩爸爸告诉记者,“后来我们和孩子约定,要是单位要求,那就去,这是工作。但他自己不要主动去报名。”
然而,看到护士长在微信群里发出前线召集令的那一刻,韩旭东还是热血满腔的主动报了名。“我觉得这种时刻必须要上,但爸妈肯定是要瞒着的,不然他们肯定会担心。”韩旭东甚至想好了和瞒着父母的全套流程。
善意的谎言很快因为南京市中医院的一则微信而穿帮。原来,韩旭东不仅报了名,还写下了请战书。医院将所有出征医护人员的请战书制作成了微信做了推送,时刻关注儿子动态的父母自然知道了儿子的“谎言”。
“自从儿子到了武汉,他妈妈天天都微信叮嘱他,要注意安全,要做好个人防护。”韩爸爸笑言,家里多了一个“唐僧”。父母的念叨韩旭东一点都不觉得厌烦。“在这之前,我没有这么频繁的和父母交流过。” 韩旭东透露了一个小细节。平时在南京上班,韩旭东平均每周和父母联系一次,然而来到武汉后,和父母交流的次数反而变多了。父母对韩旭东的要求是,哪怕微信里只发一个表情也好。“工作再忙,我都会记得给爸妈发微信,哪怕是一个表情,让他们知道我是平安的。”
每天收到儿子的微信,成了老两口最开心的事,“知道和我们报平安,感觉儿子一下子长大了!”
同事和患者都把他当家人宠着
“在这里,我的年龄是聊天的谈资之一。”韩旭东回忆,自己在大花山方舱医院第一次上班就是个大夜班,从晚上3点上到早晨9点。“当时患者也是第一次进驻大花山,所以晚上都睡不着,我就陪着他们聊天,让他们猜猜我的年龄,结果基本没人猜对。”虽然与患者之间隔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但韩旭东迅速和他们“打成一片”,“还有人猜我大概二十五六岁,我就想呀,我有这么成熟吗?”
得知韩旭东98年出生,今年才22岁后,一位患者忍不住拉住了他的手,“你和我的儿子一样大!”很快,护士队伍里有个98年生的小伙子的消息迅速传开,长辈们纷纷和韩旭东话起了家常。了解到韩旭东是南京市中医院功法队的骨干成员后,总有阿姨辈的患者主动找到韩旭东,邀请他带着大家一起练习功法。“患者还主动帮我们搬运物资,大家真的亲切得像一家人一样。” 韩旭东说。
同事之间就更不用说了,和韩旭东一起搭班的同事91年生,处处都照顾着韩旭东。“每次给患者测完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后,他总会按住我,让我坐下歇会儿,他拿着记录的数据去做整理,很照顾我了。”
心理年龄远比实际年龄成熟
在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的医务人员中,韩旭东的年龄是最小的。同事们亲切得称呼他“旭东”,一起来支援前线的好哥们儿张亚涛则干脆喊他“阿东”。“阿东年龄虽然小,但操作经验却丰富的很。”张亚涛告诉记者,大家眼中的“弟弟”心理年龄远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在人群里他也不怎么说话,有点闷,但只要你主动和他聊天,打开了话匣子,他还是很能说的。”
虽然是重症监护的老手,但在穿脱防护服时,韩旭东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第一次在大花山方舱医院上班时,由于脸上没有做好防护,加上长时间穿戴全套防护服,所以被N95口罩压出了很深的痕迹。”韩旭东发来了第一次上班介绍后的自拍照,满脸都是压痕。“大花山方舱医院有800多个床位,5个省的医生在全方位接管,但脱防护服的通道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得排队。”早上9点下班后,韩旭东一直排队到11点才顺利脱下了防护服。回到驻地已经是12点了。尽管辛苦,但韩旭东觉得值得,“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护士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打针和吊水,其实不是的。”韩旭东思考着护理工作之于自己的意义,“举个例子,这一次来前线的医务人员中,粗略估计七成是护理团队,这就充分说明了护理的重要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剪辑 戎毅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