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生命重于泰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迅速响应,先后派出两批医疗队驰援湖北,1月25日大年初一,万家团聚之时第一支医疗队出发前往武汉,2月11日,第二支医疗队出发前往黄石,两支医疗队共23名医护人员,人数虽则不多,却在抗疫一线勇挑重担,在“湖北保卫战”、在新冠肺炎病人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硬核”担当,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快速响应!20分钟完成组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驰援湖北两次组队均是“十万火急”,面对国家及省卫健委的号召,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迅速响应,组建第一批医疗队时,从动员到确定最终医疗队七人名单,仅仅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据悉,1月23日下午,南医大二附院接到省卫健委组建医疗队的相关通知后,院长顾民和党委书记季国忠高度重视,立即部署,由各党总支传达通知精神,通知下发后,很快有众多医护人员主动报名,随后季国忠书记主持召开动员会,呼吸和重症两个学科就有24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召开动员会到最后确定七位队员的名单,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二附院顾民院长表示,“非常时期,更能看出人的本色”,他说,这真正体现了医护人员的职业使命。
众志成城,1天891名党员报名防疫
“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2020年1月27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再次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全体二附院人积极行动起来,倡议发出后,全体院领导带头报名,党员、职工积极响应,通过各党总支,党支部踊跃报名,短短2小时内,就收到来自三个院区的近300条报名信息。春节假期里,1天多共有891名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报名,志愿加入防疫防控工作中来。报名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
2月11日前,从接到组队命令到正式组队,援黄石医疗队的名单同样瞬间“被秒杀”,队员牛常明说,“第一批我们ICU所有人就都报名了,看着江苏一批又一批的医疗队出发,我们也很想发挥一点力量,不断写请战书,打电话”,能够出征黄石,牛常明称是“得偿所愿”。
援武汉医疗队
53天,混编病区所有医护零感染
南医大二附院ICU副主任孙立群是江苏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驻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长,带领包括二附院医疗队在内的江苏108名队员奋战在一线,同时担任第一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委员。从大年初一出发到3月17日返宁,驰援武汉的53天里,她没有休息过一天,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了1.6万字!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为非传染病医院临时更改,因此感控方面不尽如人意。作为队长,孙立群考虑开展临床支援工作的同时还要保存最大战斗力!因此进驻医院初始狠抓感控,带领医院重新进行病区改造,所有病房内增设物理隔板,分区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各区之间增设缓冲区。将医疗垃圾清理通道进行封闭式管理,封闭病人走廊与工作人员电梯及清洁区之间通道。并利用疫区集中在高层楼层的特点,借助电梯厅增加物理隔板设计出双开门的物品传送间,内设紫外线灯定时消毒,利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的物品传送,避免了物品途经工作人员通道所带来的病毒传播隐患。经过上述改造,医疗队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持续工作53天,实现了混编病区所有医护人员零感染!
多种措施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在初始院感及各病区临床工作理顺后,孙立群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临床救治水平。组建第一批医疗队医疗专家组并任组长,定期带领专家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病例讨论,总结临床经验及教训,学习最新指南和相关文献。到武汉工作一周时即制定《江苏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新冠肺炎治疗规范-2月4日版》,规范新冠肺炎诊疗流程,后续根据指南和文献做修改和完善4次,统一治疗规范的同时提高了新冠患者总体治愈率。此外,督导各病区组长在参与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推广教学查房、临床操作示教、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讲座培训等多种模式,向当地医护人员灌输江苏团队的先进知识和技能。在支援时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的同时,提高了当地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带出一批新的新冠肺炎治疗专业性人才,和一支团结向上的团队,为后续疫情微澜留下万无一失的人才储备。
据悉,医疗队连续工作53天,共诊疗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和疑似)952例,治愈出院812例,总治愈率达85.3%!其中治愈轻型病人数173例,治愈普通型病人数457例,治愈重症(包括病危)患者182例,重症(包括病危)患者治愈率71.4%。
援黄石医疗队
驻扎重症患者最多的两家医院
哈维超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同时也是该院援黄石医疗队队长,据其介绍,二附院支援黄石医疗队一共有16名队员,其中1名领队、6名医生、9名护师。医疗队2月11日深夜抵达黄石,在前方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迅速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定期工作例会制度、驻地生活管理制度、工作岗位管理制度、宣传管理制度、上下班感控工作流程、驻地宿舍感控工作流程等,目的就是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护好队员的自身安全。
经过严格的穿脱防护服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疗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队员主要分布在黄石的两家医疗机构,以冯旰珠主任为首的医生团队驻扎在黄石市中医医院重症病房,以周蓉护士长为首的护理团队驻扎在黄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黄石所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几乎都集中在这两家医院,医疗队员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据悉,南医大二附院16名队员中有12名党员,是所有支援黄石的医院中党员人数最多的,也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
哈维超副院长介绍,为了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医疗队到达黄石后就立即根据前方指挥部统一部署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任命冯旰珠主任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李明艳护士长为副书记,党支部每周召开一次支部会议,组织党员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疫情防控的最新文件精神和要求,统一思想,交流心得体会,帮助大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医疗队4名非党员在抵达黄石后都立即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牛常明医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代表新党员在入党宣誓大会上发言。
哈维超副院长表示,二附院全体队员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冯旰珠主任、牛常明医生和周蓉护士长,坚持每天到隔离病房开展救治工作,从未休息过一天,获得了当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非典老兵”实现救治“零死亡”
56岁的冯旰珠作为一名“抗非典老兵”,又有着多年的呼吸科临床经验,他所在的病区共救治新冠肺炎患者60例,包括重症患者42例,期间无1例转为危重。在黄石期间,冯旰珠还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托珠单抗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救治观察,将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浆用于新冠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观察等等。同时,他还因地制宜运用中医院的微波仪、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加快患者肺部炎症的加速吸收。
此次出征黄石,冯旰珠被任命为江苏援黄石医疗队的巡诊专家组组长。他先后多次去大冶、阳新、矿务、有色等医院巡诊,为部分重症或危重患者救治提供新的方案和对策,提出新冠肺炎的治疗必须精细化、个性化,得到相关医院专家的认可。哈维超表示,冯旰珠二上战场,给广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树立了表率和榜样。
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周蓉是二附院ICU的护士长,在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中,周蓉积极组织实施整体护理,做好危重症患者各项风险评估及院内、院外转运;以纸质交班代替床边集中交班,以精细化表单改变原有医护交班模式,突出患者重点关注内容;评估患者各项生理功能,早期提供床边康复;促进护患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及时给予鼓励与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周蓉介绍,重症患者在疾病恢复期,在认知、心理和生理方面可能发生或会新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针对该类患者,她和团队持续跟进,掌握心理状态,并进行沟通疏导,及时联系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干预,协助其进行循序渐进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增进其康复的信心,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严格感控流程,做好安全守门员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除了直接给予病人诊断、治疗、护理的医生护士们,还有一群在身后默默无闻工作着的“感控人”,到达黄石后,李明艳即负责医疗队的感控工作。
三区两通道划分是否规范、缓冲间设置是否合理、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及物品准备是否合理、各种标识是否清晰规范、消杀流程及消毒液浓度配置是否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是否规范......这些感控知识,她都一一检查和考核。“保证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防护到位、坚决做到零感染,这样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
在做好“安全守门员”的同时,李明艳积极深入基层,巡查爱康医院、华新医院、普仁医院、二院、四院、五院、东方社区医院等七家基层医院的6个发热门诊和14个留观病房病区。在驻点巡查的爱康医院和二院,积极参与并指导门诊开诊后的通道合理划分,指导隔离病房患者出院后的全面消杀流程及人员合理调配 并规范增设缓冲病区及缓冲病房等等。
社会认可,收获多个荣誉称号
南医大二附院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中的突出表现,也获得广泛的认可和相关部门的表彰,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中国之声、学习强国等国家级以及省市级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医疗队事迹。
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孙立群先后被推选为江苏省首批“最美医护工作者”、首批“最美巾帼奋斗者”、首批“江苏省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陶连珊先后被评为江苏首批“最美医护工作者”、“江苏巾帼最美奋斗者”,并被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江苏省卫健委给予记功奖励;高燕被共青团江苏省委通报表扬,入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团员青年名单;周游被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江苏省卫健委给予记功奖励。
援黄石医疗队队员牛常明被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江苏省卫健委给予记功奖励,周蓉获评“江苏省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当疫情发生时,二附院医疗队用医者担当、用勇敢无畏诠解释了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通讯员 陈艳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