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长河里,20分钟只是短短一瞬。但七位医护人员,用这20分钟,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前往武汉,参加援助湖北医疗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作战!
据悉,1月23日下午,在南医大接到江苏省卫健委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的相关通知后,二附院和附属逸夫医院很快就有众多医护人员主动报名。
二附院呼吸和重症两个学科就有24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40多位相关学科与会人员都表示服从组织挑选和安排。
南医二附院供图
这七位医疗队员包括四位医生,三位护士,分别来自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既有高年资的主任级的医生、护士长,也有年轻的主治医生,他们无一例外在年关到来之际,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健康,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该院顾民院长表示自己也非常感动,“非常时期,更能看出人的本色。”他说,这也真正体现了医护人员的职业使命。
得知组建医疗队的消息时,呼吸科的护士长陶连珊正在家里准备过年的一些食物,“得到消息就报名了,没有犹豫。”陶连珊曾经在ICU担任过护士长,作为呼吸科的护士长也有12年之久。参加医疗队,前往武汉她甚至都没有和丈夫商量,只是和女儿说了一声。她的丈夫是二附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女儿正在读研,学的也是医学,一家人都选择从医,更懂得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他们肯定都能理解我,现在正是国家困难需要我们医生的时候,那么多人在武汉冲锋陷阵,我们应该站出来!”
南医二附院供图
和陶连珊一样,呼吸科朱成华医生也是医学之家,他的妻子是二附院11区的护士,对于丈夫的决定,妻子无条件支持。朱成华说,作为呼吸科年轻的主治医生,“我想冲在前面,这是医生的医德。”他自嘲作为北方人,自己还有点大男子主义,“不能让科里的年轻女医生去冒险,这也是男人的尊严!”
孙立群是南医大二附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组成员,在得到国家组建援助武汉医疗队前,孙立群就有了支援的想法。此次参加医疗队她没有和家人商量,记者打电话时,她还在回家的路上,准备回家后再告诉丈夫和儿子。她有信心,家人会理解。
联系呼吸科秦湧时,妻子正在为他收拾行李,“随时准备出发。”他本人有糖尿病史,家里还有两位老人要照顾,身体状况也并不好,但年过半百的他说,“作为呼吸科医生,我们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高燕出生于1988年,32岁的她是病区重症病房护理工作的专职护士,护士长将报名的消息发至病区群里时,高燕第一时间私聊护士长请缨报名。当高燕将自己要去武汉的消息告诉父母的时候,她能感觉到电话那头父母的哽咽,但情绪平复之后,父母表示支持女儿的决定,只是让她一定要注意安全。
40岁的周游医生是湖北黄石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更曾在武汉协和医院实习,对于武汉、湖北,她有更深的感情,更关注新型肺炎疫情的一切,“我的很多同学、老师都战斗在一线,我想和他们并肩作战。”10岁的儿子与爷爷奶奶回合肥过年了,她还没有告诉儿子这个消息,“我想,他会理解妈妈的。”
李静是二附院ICU的护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上小学一年级,老二不到三岁,老大得知妈妈要去武汉时问她,“什么时候能回来?”李静说不知道。丈夫是南医大的老师,得到消息没有任何犹豫,“如果需要你去,你就去吧。”他说。李静在8日刚刚做了一个小手术,原本要回淮安老家过年的行程也取消了,但她反复强调,“没事,都是小事情,这个时候,任何困难和武汉比起来都是小事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供图
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全院共有近200人主动报名,医院按省卫健委的专业要求,最后确定了6位医疗队队员名单。他们分别是:感染管理科主任严秀芳、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贾凌、护士张双圆、呼吸内科护士长刘敏、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朱美玲,以及急诊医学科护士朱平。
贾凌是附属逸夫重症医学科医生,也是此次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贾凌的妻子也在医院工作,家里孩子只有五岁,但他说,他的父母都是多年的老党员,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告诉他,这个时候必须要勇敢地站出来。“我告诉孩子,爸爸是医生,要去另一个地方救人,除了爸爸,还有很多像爸爸一样的人在一起工作,这么多人在一起,多大的危险都不怕。”
刘敏是附属逸夫医院呼吸科的护士长,她说,17岁时在医院做过一次手术,从那时起,她对医学特别感兴趣。之后,刘敏读了卫校,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她想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救治更多病人,报答社会。
疫情面前谁都怕,但因为身上有责任,肩上有担当,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安全,他们选择逆向而行,这便是医生的职责所在。这种职责和使命,用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16个字足以概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江苏教育频道/黄迪 王尧 通讯员/蔡心轶 田天 李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