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啊!”看着手机上的视频,汪静感叹。经过庚子年早春严寒的淬炼,武汉樱花更加烂漫。
3月25日,52岁的武汉市民王先生,给江苏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汪静发来一段武大樱花盛放的视频,邀请她明年春天来看看。
一周前,曾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王先生,经过扬州医疗队32天治疗,痊愈出院。出院时,他挨个向扬州医疗队员鞠躬致谢,手里拿着一封署名“来自扬州的朋友”的信。
王先生说,这是一封“救命信”,让当时病重的他从怀疑变得相信、从绝望看到希望,“我一定要找到写信的人。”
在扬州医疗队离开武汉前一天,王先生找到了写信的“90后”护士汪静。隔着手机屏幕,他含着眼泪,向汪静鞠躬致谢。
薄薄两页纸,普通一封信,平凡的写信人,为何能释放出“起死回生”的力量?在这场战“疫”中,信心究竟有多重要?它,又来自哪里?
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汪静
从绝望到希望,是一纸的距离
“高烧39.5℃,连续四天不退,每次呼吸都像玻璃碴在肺里摩擦。”2月15日,转进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的王先生觉得,死亡的阴影正在袭来。
绝望来自病情,更来自这座城市。有武汉人记录道:“死亡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每天都想大哭一场。”
就在王先生转进重症病区当天,第七批江苏援武汉医疗队扬州队整体接管了这里。
看到护士来输液,王先生悄悄拍下了输液瓶上的药名,在网上反复查询药效。
细心的汪静发现后,给他留下了一封信。
“谁都是第一次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焦虑担心在所难免,但过度的焦虑只会降低我们的抵抗力,让病毒有机可乘。”
“请你去冥想快乐健康生活的情景,你和家人一起踏青,一起赏花,一起对酒当歌,一起做好多好多美好的事情。”
……
高烧中醒来的王先生,看到这段亲切、真诚、温暖的文字,眼睛越来越亮。他说,这封信自己当天反复看了七八遍,每看一次,就觉得增添了一份信心和希望。
“从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开始,我就已经想着战胜这场疫情的激动时刻了,想着所有患者陆续出院的画面了。”汪静说。
病毒传播的是疫情,而信心传递的是希望。
“这封信我一直放在枕边,它让我熬过了最绝望的那几天。”王先生说。
薄薄一纸,怎么就有这么厚重的力量?
从疑虑到信任,是群体的守护
“治疗新冠肺炎,至今没有特效药。”入院之初,王先生对诊疗方案充满疑虑。
“不止是你一个人孤单或寂寞,不止你一个人痛苦和艰难,也不只是你一个人有焦虑和脆弱。”当时,有网友这样写道。
“你的健康我们来守护,你只需让自己变得勇敢自信起来……”这是汪静在信上的承诺。
承诺和信心,就像树,有根才有生命力。
这份承诺的信心之根是什么?请看这样一组数字:
王先生住院32天,扬州医疗队为他会诊8次,与后方专家视频远程会诊2次,邀请院内联合专家组会诊2次。
扬州医疗队领队、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道亮说,王先生的诊疗方案,汇聚了来自扬州、南京、天津、哈尔滨、佛山等多地医疗专家的智慧。
“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冒着风险救治,有什么理由自我放弃?”王先生说。
这是一场“N对1”的守护。曾经疑虑重重的王先生,看着N位“汪静”的辛苦付出,终于放下疑虑,对诊疗有了信心,最终痊愈出院。
正是有了众多医护人员的不抛弃,才有了王先生的不放弃;正是有了这些为之拼命的“N”,才有了赢得新生的“1”。
这个“N”,有多大?有多广?它和“1”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从阴霾到春光,是举国的力量
汪静一直记得2月13日初入武汉时的情景:阴雨中,偌大的都市,一片空寂,令人不安。王先生更加忘不了他和身边人的惊惧。“时代的尘埃,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有武汉人这样说。
抚平恐慌的,是身边的变化。
1月23日,武汉封城。然而,这并未挡住一批批逆行者的脚步,累计4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帮助湖北。仅武汉市第一医院就有来自不同省市的10支医疗队。32天,扬州医疗队累计收治82名患者,除11人因并发其它疾病转出外,剩下的71人陆续康复出院,王先生是最后一位。3月17日,扬州医疗队撤离当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为0。
时间是最真实的见证者、最公平的检验者、最公正的评判者。
这32天自己的变化,这两个月武汉的变化、全国的变化,让王先生从疑虑中重拾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欢迎你们再来武汉,那会是一个平安、美丽的武汉。”他对汪静说。
从恐慌中恢复平静,从阴霾笼罩到春光明媚,这是时间的力量?不!这是信心的力量,更是举国一心的力量。
这种力量,足够宏大,也足够细微——
宏大到世界都为之咏叹,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赞:“中国所采取的举措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
细微到护士汪静的指尖,透过一纸薄薄的书信,向患者传递,向疫情中的每一个普通人传递。
从怀疑到相信,距离有多远?这封信给出的启示,如今更为深广。
一名网友为汪静的故事留言:“这个信心崩塌的世界,也需要一封‘救命信’。”